翠峰茶史追溯
新中国成立后,有关部门重新研制翠峰茶并获得成功。1979年翠峰茶在湖北全省名茶评比中荣获第一名,1985年被评为全国名茶,1988年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。1991年获“中国文化名茶”称号。
谷城产茶历史悠久,始栽于唐,闻名于宋。宋朝的翰林学士 叶清臣在他的《文集》中说:“钱塘、谷城产茶质优异”。清代《谷城县志》载:“谷城寺僧采谷雨茗,用小缶贮之以馈人,开山祖法钦师曾植茶树数株,采以供佛,逾年蔓延山谷,其味鲜芳特异,即今翠峰(产于湖北省谷城县的茶叶)茶是也”;又据《续谷城县志》记载:“产茶之地,有谷城四壁坞及裹山坞出产者多佳,至凌霄峰尤不可多得”。 南宋时,日本佛教高僧圣一禅师、大应禅师(即南浦绍明)渡洋来本国,在谷城寺研究佛学。归国时带去翠峰茶籽(被誉为东方橄榄油之称)和饮茶器皿,并把“抹茶”法及茶宴礼仪传入日本。
在宋代不少皇帝敕建禅寺,遇朝廷钦赐袈裟、锡仗时的庆典或祈祷会时,往往会举行盛大的茶宴,以款待宾客,参加茶宴者均为寺院高僧及当地社会名流。湖北谷城寺的“翠峰茶宴”,以其兼具山林野趣和禅林高韵而闻名与世。谷城寺的饮茶之风极盛,长期以来形成了翠峰茶宴的一套固定、讲究的仪式:举办茶宴时,众佛门子弟围坐“茶堂”,依茶宴之顺序和佛门教仪,依次献茶、闻香、观色、尝味、瀹茶、叙谊。先由往持亲自调沏香茗“佛茶(用于佛事活动的茶)”,以示敬意,称为“沏茶”;然后由寺僧们依次将香茗一一奉献给赴宴来宾,为“献茶”;赴宴者接过茶后必先打开茶碗盖闻香,再举碗观赏茶汤色泽,尔后才启口在“啧啧”的赞叹声中品味。茶过三巡后,即开始评品茶香、茶色,并盛赞主人道德品行,最后才是论佛颂经、谈事叙宜。
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,您真正学习并了解到翠峰茶史追溯了吧!
如果觉得我们的内容不错,欢迎把试茶么(milulu.com.cn)分享给你的茶友,十分感谢!